原石
在九一八事變88周年紀念日前夕,赴河南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于新縣的鄂豫皖蘇區(qū)首府烈士陵園并看望紅軍后代代表,勉勵他們要做好紅色基因的傳承和傳播,要牢記紅色政權是從哪里來的,始終銘記緬懷革命先烈。英雄天地間,千秋尚凜然。無數(shù)革命先烈在爭取民族獨立、人民解放的事業(yè)中,抒寫下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贊歌。
88年,足以讓個人記憶破碎淡然,但民族記憶仍歷久彌新。鴉片戰(zhàn)爭后105年、《馬關條約》后的50年、九一八事變后14年的勝利之光固然振奮人心,但我們也不能忘記柳條湖旁的一聲巨響,不能忘記南京城里的尸橫遍野,不能忘記“不惜用生命填進火海”的臺兒莊血戰(zhàn),不能忘記“以血肉之軀消滅精良裝備”的百團大戰(zhàn)。銘記民族歷史的辛酸與苦楚,更是為了傳承在硝煙炮火、殘暴罪行中磨練出的民族精神。
有人說:鴉片戰(zhàn)爭后,中國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戰(zhàn)爭一敗再敗,原因不全在于“國貧”,還在于“失魂”。1937年,日本首相近衛(wèi)文麿聲稱,日本之唯一目的是使中國屈膝,消失其戰(zhàn)斗意志。讓近衛(wèi)文麿沒有想到的是,中華兒女在生死存亡之際奮力反抗,投身抗擊侵略的洪流之中,在抗日戰(zhàn)爭中磨礪出的民族精神,正是抗日戰(zhàn)爭最終勝利的力量之源。武器裝備并不精良,廣闊國土難作永恒屏障,勝利靠的是偉大的精神力量。這種精神流淌在八路軍、新四軍、東北抗聯(lián)的熱血青年身上,是視死如歸的信念、狹路相逢的勇敢,是“四萬萬人齊蹈厲”的團結、“誓死不當亡國奴”的志氣,更是天下興亡、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。
從一盤散沙到一塊磐石,愛國是中國人的最大公約數(shù)。事實上,近代中國并不缺少仁人志士的呼號。但師夷長技、中體西用、維新變法、民主共和,“你方唱罷我登場”的艱辛探索,都沒能聯(lián)合起最廣大的人民群眾、實現(xiàn)救亡圖存的使命??谷諔?zhàn)爭時期,正是中國共產(chǎn)黨發(fā)揮中流砥柱作用,堅持以民族大義為重,顧全國家大局,促成抗日民族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,凝聚起億萬人民排山倒海的力量。正如《義勇軍進行曲》所唱,“把我們的血肉,筑成我們新的長城”,愛國情懷構筑的精神長城,比磚瓦鋼鐵搭建的工事堅固百倍。
1935年誕生的《義勇軍進行曲》,穿過抗日戰(zhàn)爭的烽火,走過解放戰(zhàn)爭的硝煙,激勵著站起來的中國人建設、發(fā)展,愛國精神一經(jīng)點燃就未曾衰弱,迅速推動著中國多個領域在世界賽場上完成從跟跑、并跑到領跑的跨越。拳拳愛國心、殷殷報國情?;赝轮袊?0年的光輝歷程,從革命年代到建設歲月,從深圳速度到浦東奇跡,從兩彈一星到奧運爭金,愛國主義是偉大變革的力量之源,也是億萬中華兒女的精神燈塔,并將引領著所有改革者、創(chuàng)業(yè)者、建設者、奮斗者矢志前行。
戰(zhàn)爭硝煙雖已散去,和平成果仍需守護,愛國旗幟始終不倒。無論是2015年的“9·3”大閱兵,還是今年的國慶大閱兵,都是對正義與勝利的禮贊,是對革命先烈的致敬。繼承他們的遺志,就要振奮民族精神,弘揚愛國主義,將個人的奮斗努力疊加為國家的發(fā)展合力,為中國更美好的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