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10日,雨后的鳳池山,藍天白云。居住在山腳下的秦光華,單手拉著兩輪車,從一棟白色小洋樓來到另一間小屋里裝運紅苕,他的妻子李彩榮則在菜園里采摘牛皮菜。夫婦倆各自忙活,給圈里的60余頭豬準備早餐。
秦光華在打掃圈舍
“他們家在日子正好過的時候,秦光華患上風濕病,他老父親也重病在身,不到一年又回到以前一樣窮?!痹诖謇飺沃Р繒浂嗄甑耐跖e章說。
秦光華是黔江區(qū)黃溪鎮(zhèn)三羊村4組人,今年52歲,肢體四級殘疾。年輕時,秦國華靠在煤礦打工,建起三樓一底的樓房,讓一家人過上了舒坦日子。在當時的農(nóng)村,他屬于村里先富起來的那批農(nóng)民。然而好景不長,正當而立之年的秦國華,因右手患風濕病,導致五根手指變形,無法伸展開,不能從事重體力活。后來父親又身患重癥,家中陷入困境。面對老弱病殘的一家子,秦光華和妻子李彩榮商量在家多養(yǎng)豬,把養(yǎng)豬作為家庭增收的主要產(chǎn)業(yè)。
李彩榮將采摘的牛皮菜用作豬飼料
從2007年起,秦光華選擇在家養(yǎng)豬掙錢,至今已有17年?!拔以诿旱V整整干了10年,不然就沒錢修建房子,幸好一家人有個安身之處?!鼻毓馊A說,行情好的一年, 養(yǎng)豬收入,能滿足3個學生的開支,行情不好的時候,還要靠東湊西借來維持生活。秦光華家兩個女兒在重慶上大學,一個大四、一個上大一,小兒子在白石中學上初三,馬上就中考了,三個學生每年的開支在5萬元以上。
“當時貸款建豬圈、買豬,還了借、借了還,滾動維持到現(xiàn)在。如果放棄了,又沒有錢去投入其他產(chǎn)業(yè)?!鼻毓馊A說,他當時只計劃一年出欄50至60頭商品豬。為了減少買飼料的成本,秦光華每年種10畝玉米,在玉米地套種紅薯,2畝多土地輪換種蔬菜。
“家里屋里屋外的活都是李彩榮打主力。秦光華在家勉強給豬倒個飼料,打掃一下圈舍?!蓖跖e章說,李彩榮特別勤快,把家里的活和季節(jié)上的農(nóng)活忙完后,她還到附近的蔬菜基地打工掙錢。
今年,秦光華家喂養(yǎng)了8頭能繁母豬和52頭大小豬。今年4月出欄10頭,現(xiàn)有15頭300斤以上的大肥豬即將出欄。
“每年母豬產(chǎn)的崽沒賣過,全喂養(yǎng)成出欄商品豬。按目前的行情,今年的養(yǎng)豬收入最多2萬元,相當于在家做個活路錢。”李彩榮說,要是她能出門打工,到城里的餐館當服務員或去做家政服務,比在家養(yǎng)豬掙2萬元要輕松得多。
這是李彩榮表示,秦光華不僅是手殘疾,還多病在身,雙腳水腫、雙眼視力模糊,她要在家陪著秦光華,將養(yǎng)豬產(chǎn)業(yè)繼續(xù)下去,讓孩子們都能讀大學,今后都能有出息。
(記者 李詩素 文/圖)